本script為載入jquery核心使用,不影響頁面資訊瀏覽
:::* 瀏覽位置:首頁 > 我們的故事
  • 字級選擇
  • 大
  • 中
  • 小

我們的故事


教育無他,唯愛與榜樣而已!

  • 發佈日期:2015-10-15
  • 照片說明文字天收到一封由自閉症基金家長委員會許鈺玲所寄來的e-mail 內文如下 –

    我們常常聽到「教育無他,唯愛與榜樣而已」,以下的紀錄片真實的紀錄老師的引導與同儕的影響力, 或許可以引領我們思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,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事。


    這是一個班上第一名紀錄班上最後一名的紀錄,很值得所有教育人員及父母觀看與省思。

    這是今年暑假的紀錄片,你(妳)可能沒聽過、沒看過!
    一個關於教育的紀錄片,很溫馨、很特別!
    一個小學六年級班級的紀錄片,一定要捧場!
    一個班上第一名紀錄班上最後一名的紀錄片,也有人說,這是資優生紀錄障礙生的紀錄片!
    不管它是什麼,它就是一個記錄片,請您自己體會吧!

    觀後感言 – 呂秀娟 高雄市學習障礙協會理事長

    是的,我也認為這並不是一部溫馨感人的影片,真的就是一部記錄片,但是在觀看的過程中,卻讓我悸動的心情久久無法褪去,淚水莫名的不斷的在眼框裡打轉,也一直在想著我能為他做些什麼事嗎?

    我不能就此認定他就是學習障礙,但是他所面臨的狀況正是大部份學習障礙學童所面臨的問題,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會讓我如此悸動的原因吧!

    在稍稍平復自己的心情之後,我知道我一定要將這樣的訊息傳遞出去,因為這也正是我們現在一直在做的事,讓更多的人認識「學習障礙」,因為唯有瞭解才能談得上更進一步的幫助;由影片中我們可以知道的是並未提及他有接受到任何特教的服務,但是他真的是還滿幸運的有一個能夠賞識他的老師,和一個包容他的伯母,常常說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最能影響同儕間的相處關係,在這部影片中更讓我深刻體會到。

    一般人在未能認識什麼是學習障礙時,都認為不會讀書就學一技之長就好了,行行出狀元,可是卻未能知道這樣的一個過程是要歷經多少的挫折與困難,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聽不懂或寫不出來,在長期的受挫與自我否定當中喪失自信,又如何能成為「狀元」呢?我們都能認同要能夠發揮孩子的優勢能力,可是為什麼要在孩子在最基礎的教育當中就決定了「不會讀書就學手藝」,不會讀書的定義又是經由什麼來定義的呢?考試成績?如果我們能讓他們在接受教育當中能多發掘自己的專長,不是會更加理想嗎?
    在協會有一篇問與答:「學習障礙的學生要往技藝方面發展,不適合繼續高等教育?」
    每次在學校宣導時,我總是會語重心長的說出,是的,因為目前在台灣整體的教育環境而言,學習障礙的孩子因為從小學業成績上的落差,往往只能選擇往技藝方面發展,那是因為在過去對於學習障礙的不瞭解,也沒有任何資源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成就。但是現在許多的主管單位與民間團體的努力下,在國小階段對於學習障礙的教育已經有些許的提升,若能給予適當的協助與輔導,他們不一定就會一直處於學業低成就的程度;然而,我們也看到在國中階段與高中職甚至大專院校等,能給予的協助就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,我們並不期望「馬上」就能改變現況,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開始不斷的宣導與努力之下,未來學習障礙的學童一定也能有他們發展的一片天空。

    正如片中的來雄,他的所有其它的表現都顯示出他是有能力的,例如交待他的事都能完成,更能負責任的將老師所指派的工作完成,人際互動上也還不錯,應該也有些領導特質,這都要歸功於有一位接納並賞識他的老師和長輩,如果能給予更多的資源與支援,或許他會有機會經由教育體制得到更多的協助與發展的空間;但是如果以目前的學業成就而言,他或許永遠也達不到許多教育體制下所要求的學業成績的標準,也或許當他進入國中階段面臨不同的教學環境上的落差,可能又會產生不同的結果。我們期許的是讓學習障礙的孩子能有更多選擇的機會,而非學習技藝成為他們「唯一」的選擇。

    經由這部影片又讓我看到了所謂的蝴蝶效應,因為一個老師指導了幾位同學記錄了這個「事件」,又讓更多的一些人更能瞭解到孩子的困難,或許只是一小群的人但一定會激起波波的漣漪,就如「把愛傳出去」的那部影片,當你播出去一棵種子就有可能會種出一片森林,就讓我們一起繼續「把愛傳出去」吧!
  • 分享
*回上一頁 *到最上面